零失手星球燈.躺着看太陽系

七彩 星球燈 │2小時零失手新手班!女生必整!
零失手星球燈 躺著看太陽系
「月亮代表我的心」,對著女朋友說,很「娘」,但送她一顆月球燈,卻無不心動。可是台灣正貨到港需時,本地Workshop以硅膠倒模也要4-7小時。不如來個零失手 星球燈 。
今 次介紹Make Centre的 星球燈 ,改良自坊間月球燈。工作室有3,000呎很闊落,上堂也特別舒服。導師Kady 是其中一位合伙人,今次的 星球燈 由她設計及教授。材料以黏土為主,可輕易上手;而且有別坊間,這裡預先提供球形打底,簡化倒模步驟,兩小時內可完成,手殘如我也無失手。主要步驟是調色及 塗上黏土,亦會加入砂粒及螢光粉,令星球表面更具質感及增加光度。難度則在於控制透光度,鋪上黏土時要拉得夠薄。導師建議,在數處留有厚度作起伏效果, 提高星球真實感,喜歡的更可做個小山丘。


幾
除了星球,因黏土變化多,只要是球形都可做到。近期Pokemon 大熱,不妨參考圖中設計。唔通我係個精靈訓練員都話你知咩!
【港創.意】送出人情細味 DIY精美小品!
原文:
http://www.price.com.hk/news.php?sec_id=11&id=5885
【港創.意】送出人情細味 DIY精美小品!

Make Centre導師 ︳Kady Fung
送份人哋鍾意嘅禮物,都唔係單純金錢可以解決嘅問題,有時諗到頭都大埋!反而自己多手handmade一件,會唔會仲易得到歡心呢?其實自己造一份禮物,可以好實用之餘又會過足手癮,可能仲抵玩!
如果你都有興趣handmade一份禮物,但又對自己嘅手藝冇乜信心嘅話,Make Centre會好樂意指點吓你嘅!Make Centre係一個手工藝品workshop,裡面其實由好幾個年輕嘅藝術工作者打理,以及教授唔同嘅手工藝課程,就好似有木製音樂盒、時鐘、字母燈箱、皮具等等,林林總總,聽講佢哋仲陸續諗緊有咩作搞作!
Workshop嘅課程當然唔少,不過唔想一開始就太複雜嘅話,就可以從DIY音樂盒、小燈箱開始,一個小小嘅手作,都已經包含咗木工、電子、機械,仲有藝術,好幾種元素喺入面,唔留心上堂都有機會失敗o架!Kady話,每逢大時大節如聖誕、情人節前夕,嚟報名「趕工」嘅人一啲都唔少,尤其係近排好紅嘅「小王子」燈咁,用嚟送禮、自用都一樣咁開心,加上製作唔算得複雜,造好之後仲可以自己上色,聽落都幾唔錯吖!好,等小編等吓小王子燈難唔難整先!
原來導師會預先將小王子燈需要嘅木材預先切割好,唔切自己「操刀」安全得嚟,仲大大提升作品質素!而學員接過板材之後,只係需要些少打磨,基本上就可以用萬能膠、剪刀,同一啲好簡單嘅工具就可以「開工」!
經過電腦畫圖,就可以輸入鐳射切割機替木材塑形。
簡單修口,就可以交由學員使用。
除了木材,學員仲需要連接燈泡。
最後,經過上色就完成好「小王子」燈。
通電後嘅「小王子」似乎仲精靈喎!
有好多人都會問,究竟手作禮物耐唔耐用,會唔會造咗出嚟唔夠靚?呢層小編可以話你知,其實好嘅手工精品一啲都唔小學雞,喺創作過程一樣搞盡腦汁、花盡心機,你想你嘅製成品美觀、耐用,就要從製作中嘅每一個細節著手,造好之後,成功感比起買一份禮物就大得多!
【行行出狀元】小手作不兒嬉
Yahoo財經 – 2016年6月13日週一香港時間下午1:29
Yahoo財經 – Kady(右)表示,只用了半年時間,就達到收資平衡。(相片由受訪者提供)
「Make Centre」工場創辦人Kady Fung,現於新蒲崗工廈單位租了3千呎地方,有教班的課室、木工工場、鐳射切割工場,以及3D立體打印工場。開辦工作坊外,工場亦會提供租用機器服務、出租教室地方,務求物盡其用。
小店宣傳靠口啤
現時工場有六成收入來自公司客戶,包括提供公司集訓、聯誼活動,以及協助不同公司製作紀念品,業務亦趨多元化。
大學修讀藝術的Kady,主要學習中國文化藝術,對篆刻石雕特別感興趣,並拿了獎學金到台灣國立藝術大學讀書,了解到當地手作工場及市集如何運作,深深覺得中國的古典藝術仍有市場。
300呎夢工場起家
「當時是2008年,台灣已很流行創意市集,我見到有很多富有中國特色的產品,配上現代設計,原來非常漂亮,且可成為受歡迎的生活潮物呢。」3年後,她在觀塘工廈開了一間面積300呎的工作坊,教人雕石印章。
Kady笑說,當時沒有長遠計劃,只希望可以養活自己及夠畀家用,頭半年一邊工作坊,一邊靠兼職教書幫補收入。一開始工作坊,由雕刻最基本的部分開始教起,「但這很不實際,因為每次活動時間太長,時間成本不划算,大部分客人是情侶,他們只想體驗一下,2小時後希望可以拿走製成品。」
拋開過度理想化
「我比較喜歡賣自己手創的作品,但後來亦發現不能回本,是在浪費時間。」調整策略後,Kady準備好雕章的前期工序,縮短工作坊的時間,剛好半年時間,就達到收資平衡,就慢慢想到進一步擴展生意。
碰巧工作坊旁邊的單位,是個鐳射切割工場,當時只做工業訂單,最多是做店舖招牌切割。「我試著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合作,他們也覺得可以一試,就開設了鐳射切割工作坊,結果反應不俗呢!」
逆市細舖搬大舖
工作坊愈做愈旺,Kady就與鐳射切割店老闆合租位於新蒲崗的工廈單位,面積比舊舖大10倍。投資者主要是Kady及鍢射切割店老闆,同事們就以co-partner形式合作,以多勞多得的工作量計算方法,以此鼓勵他們為公司獻策。
同時,她亦透過參賽提升知名度,「我們最近得了出口商會舉辦的智營禮品設計大獎優異獎,商會把我們的產品於會展、大型商場作展示,又會協助聯絡海外潛在客戶。」她正研究進一步增加產量,以應付未來更多的訂單。